|
方氏園居(七首) / 作者:楊基 |
舊物嗟孤劍,春風別五陵。
未衰先遣妾,已靜更疏僧。
往事真騎虎,中年得縱鷹。
兩溪千頃月,談坐不須燈。
¤
|
|
方氏園居(七首)解釋: 詩詞:《方氏園居(七首)》
舊物嗟孤劍,
春風別五陵。
未衰先遣妾,
已靜更疏僧。
往事真騎虎,
中年得縱鷹。
兩溪千頃月,
談坐不須燈。
中文譯文:
舊物哀嘆獨自的劍,
春風告別著五陵。
未老先讓妾離去,
已安靜又稀少僧。
過去的事情真如騎虎一般危險,
中年得以放縱像放飛雄鷹。
兩條溪流里千頃的月色,
交談坐著的時候不需要點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楊基創作的《方氏園居(七首)》之一。詩人以一種感慨的口吻描繪了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心境。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舊物哀嘆孤獨的劍和春風告別五陵的景象。這里的舊物和孤劍象征著過去的歲月和個人的孤獨,而春風則帶走了離別之情。通過對舊物和春風的描寫,詩人表達了人事如夢,時光荏苒的感慨。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詩人對于中年時光的感受。未老先讓妾離去,已安靜又稀少僧,表達了詩人在中年時期體驗到的自由和寧靜。這里的妾和僧都是詩人對人生的隱喻,妾象征著世俗的束縛和欲望,而僧則代表著超脫塵世的境界。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在如月光般的幽靜環境中的閑談。兩條溪流中的月色給人以靜謐和寧靜之感,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與朋友閑談,無需點燈,彰顯了一種心靈的明亮和通透。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和內心感受,通過對舊物、孤劍、春風、妾、僧、月色等意象的運用,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對自由、寧靜和心靈愉悅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