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蘄州 / 作者:楊基 |
未見蘄州城,已見蘄州山。
諸山初不高,蒼石礪且頑。
想當至正時,民物庶以殷。
大江楚西來,萬里不閉關。
茲山獨儲英,群雄出其間。
遂為禍亂階,滋蔓莫可刪。
憶我聞亂初,我方總兩鬟。
侍立父祖旁,聽說國步艱。
焉知三十年,見此草與菅。
骨肉亦已零,安得發不斑。
披榛欲吊古,豺虎愴我顏。
蒼茫望茅宇,日落孤舟還。
|
|
望蘄州解釋: 《望蘄州》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望見蘄州山而未見蘄州城的情景,表達了對當時亂世的感慨和思考。
詩中首先描述了蘄州山的景色,山勢不高,石頭蒼涼堅硬。這里通過描寫山勢的平緩和石頭的堅固,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狀況,也許是為了尋找一個理想的時代。
接著,詩人回憶起過去的歲月,想起了至正年間的繁榮景象,人民富裕興旺。然而,大江楚西來,萬里不閉關,表明外敵的威脅正在逼近,蘄州山作為一座重要的戰略要地,會面臨戰亂的困擾。
隨后,詩人提及這座山儲藏了英雄人物,這些英雄將從中崛起。然而,禍亂逐漸滋生蔓延,無法消除。詩人對這種局勢感到憂慮,回憶起自己早年聽聞亂世初起時的情景。他站在父祖的旁邊侍立,傾聽國家艱難的消息。三十年過去了,詩人看到了這片荒蕪的山野,長滿了雜草和稗子。他的親人已經離世,他自己的頭發也已斑白。
最后,詩人披荊棘想要尋找古時的景象,但豺虎的威脅使他感到無比的憂愁。他遠望茅宇的蒼茫,太陽落下,他孤獨地駕著一只小船返回。
這首詩通過描繪景物和回憶,表達了詩人對亂世的憂慮和對逝去歲月的懷念。他對國家的動蕩局勢感到痛心,并感嘆個人和家族的沉淪。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相結合,給人以深思和凄涼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