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村雜興(十三首) / 作者:楊基 |
東瀼復西圻,村村可釣磯。
草于煙處密,花較雨前稀。
小管催鶯出,疏簾待燕歸。
傷心新柳色,猶妒舊羅衣。
¤
|
|
江村雜興(十三首)解釋: 詩詞:《江村雜興(十三首)》
朝代:明代
作者:楊基
東瀼復西圻,村村可釣磯。
草于煙處密,花較雨前稀。
小管催鶯出,疏簾待燕歸。
傷心新柳色,猶妒舊羅衣。
中文譯文:
東瀼和西圻來回流動,每個村莊都有可供垂釣的磯頭。
煙霧中的草叢茂密,花朵比雨前更為稀少。
輕柔的笛聲催促黃鶯出現,稀疏的簾幕等待燕子歸巢。
我心傷感新綠柳的顏色,仍然嫉妒舊時的錦繡衣裳。
詩意:
這首詩通過對江村生活的描繪,展現了楊基對大自然的觀察和對生活的感慨。詩中描繪了江村的景色和村莊的日常生活,以及作者對自然和人生變遷的感嘆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江村景色和生活的感受。詩中的東瀼和西圻是兩條河流的名字,形容它們來回交匯流動,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詩中描述的村莊處處可見垂釣的磯頭,展現了江村人們與自然的親近和對漁獵生活的喜愛。
詩中通過對草叢和花朵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變幻。草叢茂密的描繪,暗示著四季的循環和生命的延續。花朵稀少的描繪,則可能表達了春天剛剛開始,花朵還未盛開的情景,給人以期待和希望的感覺。
詩中的黃鶯和燕子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小管催促黃鶯出現,疏簾等待燕子歸巢,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期待,以及對自然界萬物復蘇的欣喜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感慨和情感。傷心新綠柳的顏色,可能暗示著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傷和對青春逝去的思念。猶妒舊時的錦繡衣裳,則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羨慕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
整首詩通過對江村景色和村莊生活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感慨和思考,既有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也有對時光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感傷,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