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村雜興(十三首) / 作者:楊基 |
江橋春別后,沙舸獨歸時。
鵝鴨東西宅,菰蒲遠近陂。
藕深荷蓋密,竹瘦筍鞭遲。
野趣誰能識,唯應白鷺知。
¤
|
|
江村雜興(十三首)解釋: 《江村雜興(十三首)》是明代詩人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橋春別后,沙舸獨歸時。
在春天和親人分別后,當河流的小船獨自返回。
鵝鴨東西宅,菰蒲遠近陂。
鵝和鴨在東西兩岸覓食,菰蒲蕩漾在遠近的水田中。
藕深荷蓋密,竹瘦筍鞭遲。
藕花盛開,荷葉茂密,竹子苗細,筍鞭生長緩慢。
野趣誰能識,唯應白鷺知。
這片野趣有誰能夠真正領悟,只有白鷺鳥能夠理解其中的美妙。
詩詞以描繪江村春日的景象為主題,通過描寫河流、鳥類和植物等元素,展現了自然景觀的生動和多樣性。詩人用簡練而質樸的語言,將江橋春天的景色和生活場景描繪得栩栩如生。他以河流的小船、鵝鴨、菰蒲、藕花、荷葉、竹子和白鷺等形象,刻畫了江村的寧靜、自然和野趣。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表達了詩人對江村春天的獨特感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展示了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敏感感受。詩中的白鷺鳥成為一種象征,喚起了人們對自然美的共鳴和對生活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其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將江村春天的景象與生活情感相融合,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平凡生活的贊美。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生活的真實,同時也引發對生活中細小事物的關注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