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中雜言(四首) / 作者:楊基 |
鄂渚云歸后,巴山雨過時。
鵑啼湘女廟,花落楚王祠。
家遠身如夢,愁多鬢易絲。
聊將身暫泊,沙嘴看鸕鶿。
¤
|
|
湘中雜言(四首)解釋: 《湘中雜言(四首)》是明代詩人楊基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我給出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湘中雜言(四首)
鄂渚云歸后,巴山雨過時。
鵑啼湘女廟,花落楚王祠。
家遠身如夢,愁多鬢易絲。
聊將身暫泊,沙嘴看鸕鶿。
詩意:
這首詩以湘中地區為背景,描繪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雨過云歸,花謝鳥啼,表達了時光流轉、事物更迭的意味。詩人以自己游覽湘中的經歷為素材,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離鄉之苦,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湘中景色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人以鄂渚和巴山為象征,描述了云歸和雨過的景象,給人一種時光流轉的感覺。鵑啼湘女廟,花落楚王祠,以湘女和楚王為意象,表達了歲月變遷中人事已非的感慨。詩中的家遠身如夢,愁多鬢易絲,表現了詩人身處異鄉的孤獨和憂愁之情。最后一句聊將身暫泊,沙嘴看鸕鶿,詩人選擇將身暫時停留在這沙嘴之處,以觀賞鸕鶿為消遣,表示對現實生活的一種調劑。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時光的感慨。這首詩既有自然景觀的描繪,又有情感的抒發,給人以深深的詩意和共鳴。它通過對具體細節的觸發,引發讀者對家園、時光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楊基詩人獨特的感悟和藝術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