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畔尋花偶成(二首) / 作者:楊基 |
偶隨流水到花邊,便覺心清似昔年。
春色自來皆夢里,人生何必盡樽前。
平原席上三千客,金谷園中百萬錢。
俯仰繁華竟陳跡,野花啼鳥謾留連。
|
|
江畔尋花偶成(二首)解釋: 《江畔尋花偶成(二首)》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江畔尋花之際所感所思。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偶然跟隨流水到花邊,
心靈清凈如昔年。
春天的美景在夢中浮現,
人生為何要沉迷于酒杯之前。
在平原的宴席上有三千賓客,
在金谷園中有無數財富。
俯仰之間繁華紛擾已成過往,
野花啼鳥卻依然歡留連。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在江畔尋花的場景,表達了一種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人在江畔漫步時,偶然發現了美麗的花朵,這讓他感到心靈清凈,回憶起昔年的美好時光。他認為春天的美景仿佛只存在于夢中,而人生并不應該只局限于飲酒作樂。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宴席上眾多賓客和金谷園中的富貴景象,但他認為這些繁華已經成為過去,在人們的追求中沒有太多意義。與此同時,野花依然綻放,小鳥依然歡快地啼鳴,它們并不受繁華的束縛,自由自在地存在。這種對自然的描寫與人生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于簡樸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對于人生追求的反思。
這首詩詞的賞析展現了楊基詩風簡練明快的特點。詩人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自然景物與人生哲理相結合,展示了對于繁華和富貴的冷靜思考。他通過對比春天的美景與人生的追求,表達了內心的迷茫與對于簡單自然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以清新淡雅的筆調,展示了明代詩人獨特的審美追求和思想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