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 作者:楊基 |
藥苗初茁水生葒,老麝收香鹿養茸。
二月春光才霽雪,一番花信又顛風。
參差鸚鵡全身白,淺淡棠梨半面紅。
正是江南寒食近,滿簾飛絮雨蒙蒙。
¤
|
|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解釋: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是明代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春日山西的景色和自然景觀,通過對草木、動物和天氣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悅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藥苗初茁水生葒,
老麝收香鹿養茸。
二月春光才霽雪,
一番花信又顛風。
參差鸚鵡全身白,
淺淡棠梨半面紅。
正是江南寒食近,
滿簾飛絮雨蒙蒙。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山西的春天為背景,以描繪自然景觀和春日氣息為主題。詩人把握了春天初到的氛圍,以及春天的特點和變化,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首先,詩人提到了藥苗初發芽,水生的葒(一種水生植物),這象征著春天的生機勃勃。接著,詩人提到了老麝(指麝香)的香氣和養茸的鹿,這表現了春天的豐收和富饒。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二月初春的景象,春光明媚,雪已融化,花朵開始綻放,但又有風吹落花瓣,顯示了春天多變的天氣與花朵的脆弱。
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參差排列的鸚鵡,它們全身潔白,形成鮮明的對比,展示了春天的明亮和多彩。而淺淡的棠梨花則只有半面紅,顯示了它們剛剛開始綻放的嬌嫩。
最后兩句描述了江南地區臨近寒食節的景象,滿天的飛絮和細雨模糊了視線,給人一種模糊、朦朧的感覺。這也可以視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象征,暗示著作者心中的憂愁和離別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情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悅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和變化,體味到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