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歌行 / 作者:袁凱 |
昨日舊谷沒,今日新谷升。
壯年不肯住,衰年日憑凌。
日月行于天,江河行于海。
海水不復回,日月肯相待?日月不相待,自古皆死亡。
死亡不能免,安有卻老方。
仙人鄭伯僑,于今在何方?爾骨茍未朽,螻蟻生肝腸。
獨有令名士,可以慰情傷。
|
|
短歌行解釋: 《短歌行》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短歌行
昨日舊谷沒,今日新谷升。
壯年不肯住,衰年日憑凌。
日月行于天,江河行于海。
海水不復回,日月肯相待?
日月不相待,自古皆死亡。
死亡不能免,安有卻老方。
仙人鄭伯僑,于今在何方?
爾骨茍未朽,螻蟻生肝腸。
獨有令名士,可以慰情傷。
譯文:
昨天舊時光已逝去,今天新時光正在崛起。
年輕壯盛之時不肯停留,衰老之年日漸凌遲。
太陽月亮行于天空,江河流入大海。
海水不會返回,太陽月亮是否會等待?
太陽月亮不會等待,自古以來都會消逝。
死亡無法避免,難道就沒有長壽的方法嗎?
仙人鄭伯僑,如今在何方?
即使你的骨骼尚未朽爛,也只是螻蟻一樣的生命。
唯有那些有令名的士人,能夠慰藉情感的傷痛。
詩意和賞析:
《短歌行》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思考。詩中通過對自然界中日月、江河等現象的描繪,寓意著時光的不可逆轉和生命的無常。詩人對于人生的無奈和對死亡的思考,也體現在詩中。
詩中提到壯年不肯住、衰年日憑凌,表達了詩人對于年輕時光的珍惜和對衰老的憂慮。他思考了生命的短暫和死亡的不可避免,質問日月是否會等待人類。通過仙人鄭伯僑的提問,詩人表達了對長壽和永生的渴望。
然而,詩人在最后表示,即使人類無法逃避死亡,但有些有令名的士人能夠通過他們的作品和名聲,給人們帶來慰藉和安慰。這種慰藉可以使人們對生命的短暫和死亡的無法逃避有一種思考和撫慰。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述了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表達了詩人對于生命的思考和對死亡的擔憂。詩人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觀察,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