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洪山人恕復至 / 作者:袁凱 |
煙巷雞鳴曙色開,秋林鵲噪遠人回。
老夫自掃風前葉,稚子兼鋤雨后苔。
近市酒漿渾易得,傍溪魚蟹亦須來。
鷗邊野水明如鏡,更坐寒山共一杯。
|
|
喜洪山人恕復至解釋: 《喜洪山人恕復至》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洪山人為敘事主體,描繪了他喜迎親友到訪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情的熱愛與欣賞。
詩詞的中文譯文:
煙霧繚繞的巷口,雞鳴迎接曙光的到來。
秋日的林間,喧鬧的鵲鳥遠去,人們歸來。
老者自己親手清掃前院的落葉,
年幼的孩子則同時除去雨后的青苔。
市場近處,美酒和漿糊隨處可得,
溪邊,魚蝦也相應而來。
湖邊的野水清澈如鏡,
我們再坐在寒山之上,共享一杯美酒。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洪山人的居所和他的生活場景,展現了明朝時期一幅寧靜而美好的生活畫卷。詩人以簡潔而自然的語言,將自然景物和人情風景融合在一起,表達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親朋好友的喜悅之情。
首句描述了清晨的美景,煙霧繚繞的巷口雞鳴,預示著新的一天的開始。接著,詩人敘述了秋日林間鵲鳥的鳴叫聲,以及遠方歸來的旅人的歡聲笑語,展現了生活的喧囂和活力。
接下來,詩人以巧妙的對比手法,交替描繪了老者和年幼的孩子們的生活場景。老夫掃去風前的落葉,意味著他對居所的細心打理和對歲月的順應。而稚子鋤去雨后的苔蘚,則表現了年幼的孩子具有活力和天真無邪的特點。
詩的后半部分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市場上的美酒和漿糊易得,溪邊的魚蝦也會前來,展現了豐富的物產和人們的舒適生活。而湖邊的野水明如鏡,與寒山相映成趣,更加強調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寧靜。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自然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將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通過描繪洪山人的生活場景,詩人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然和人情的贊美和喜悅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