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察院夜坐 / 作者:袁凱 |
吏散車馬寂,月色東城上。
斂衣高堂坐,重門靜無響。
文奏屏在篋,朱墨委虛幌。
檐影望參差,霜氣紛蕩漾。
耳目幸無役,心意多遐想。
園廬日應敝,蘿蔦春還長。
況茲綱紀地,王事方鞅掌。
安得春江棹,東原歸偃仰。
|
|
察院夜坐解釋: 《察院夜坐》是明代袁凱的一首詩詞。詩人描繪了一個夜晚察院官員坐在高堂上的景象。月色灑在東城上,官員們散去,車馬聲漸息,整個院子靜悄悄的。詩人坐在高堂上,身上的衣袍整齊地收攏,重門緊閉,沒有一絲聲響。桌上擺著文奏屏,上面寫滿了用朱墨書寫的文件,但都被懸掛的紗簾遮住。屋檐上的影子參差不齊,霜氣在空中飄蕩。詩人幸運地沒有受到繁忙的公務的困擾,心思便開始飄忽起來。園廬可能已經破舊,蘿蔦也許依然茂盛。而此時在這個重要的職責所在,王權的事務正由掌權者來處理。詩人渴望能夠乘船漫游春江,回到東原,享受寧靜和自由。
這首詩詞通過對夜晚察院的描寫,展示了一個官員在寂靜的環境中的思考和遐想。夜晚的寂靜和寧靜與白天的喧囂和忙碌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詩人內心的寂寥和思索。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月色、檐影和霜氣,烘托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他對園廬和蘿蔦的描寫,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變遷,與官場的紛繁相對照。最后,詩人表達了對自由和寧靜的向往,希望能夠遠離繁忙的官場生活,回歸自然,體驗真正的自由和寧靜。
這首詩詞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時也反映了明代官場的繁忙和壓力。詩意深遠,讓人回味無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