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張處士竹林甚盛欲觀未能兼簡王一秀才 / 作者:袁凱 |
聞道南村竹,春來接遠坡。
色侵沽酒旆,聲送濯纓歌。
甚欲敲門看,須憑拄杖過。
余陰過西沼,應覆右軍鵝。
|
|
聞張處士竹林甚盛欲觀未能兼簡王一秀才解釋: 《聞張處士竹林甚盛欲觀未能兼簡王一秀才》是明代袁凱所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聞說張處士的竹林非常茂盛,渴望前去觀賞,卻因為某些原因未能如愿,只能簡單地向王一秀才借用他的拐杖過過癮。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聽說張處士有一片茂盛的竹林,
春天來了,延伸到遠處的山坡。
竹林的翠綠色奪去了酒旗的鮮艷,
竹林的聲音隨風傳來,伴隨著歌聲。
我非常渴望敲響門扉去觀賞,
只能憑借著拄杖走過去。
我經過西沼的陰影,
或許會掩蓋右軍的鵝。
這首詩詞傳達了作者對張處士竹林的向往和對美好景色的渴望。竹林被描繪成了春天的象征,呈現出翠綠的色彩和迷人的風景。酒旗的鮮艷被竹林的色彩所掩蓋,展現了竹林的壯麗和生機。詩中還描繪了竹林的聲音,隨風傳來,伴隨著歌聲,給人一種寧靜和愉悅的感覺。
作者表達了自己強烈的愿望,希望能夠親自敲門進入竹林觀賞。然而,由于某些原因,他只能簡單地借用別人的拐杖,憑借著這個簡單的工具去實現一部分的愿望。這種無法充分滿足欲望的情感,使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遺憾和無奈的情緒。
最后兩句詩中的西沼和右軍鵝是與竹林相鄰的景物,作者通過描寫自己經過西沼的陰影時,或許會掩蓋右軍的鵝,展現了作者在竹林之外的一種隱秘、神秘的感覺。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向往和對無法完全實現愿望的遺憾,同時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營造出一種寧靜、靜謐的春日景色,給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