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經胥浦鄉新被寇(丙申冬) / 作者:袁凱 |
枯蒿茫茫雪初集,青泥小岸硬復濕。
草鞋斷盡余兩耳,十步九倒何由立。
空村無人不敢入,野狗齦齦累百十。
溝中死人血未干,終夜冤魂自相泣。
|
|
夜經胥浦鄉新被寇(丙申冬)解釋: 《夜經胥浦鄉新被寇》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草叢中茫茫雪初次堆積,
青泥小岸又凍又濕。
草鞋已斷僅余兩耳,
十步倒地無法站立。
空荒的村莊無人敢進入,
野狗吠吠聲連綿不斷。
溝渠里的尸體血跡未干,
整夜冤魂彼此相互哭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被寇匪侵擾的鄉村景象。詩中以冬日夜晚的荒涼背景為背景,通過對荒蕪村莊、斷裂草鞋和冤魂哭泣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戰亂、苦難和人間悲劇的深切關注。
詩詞的開頭以荒蕪的冬日景象作為鋪墊,茫茫雪地中的草叢、青泥小岸給人一種凄涼、孤寂的感覺。草鞋斷裂的描寫暗示著長期逃避和艱難的旅途,使人感受到作者所處的困境和無助。"十步九倒"的描述則展現了戰亂時期人們生活的艱辛和危險。
在這個被寇匪侵擾的村莊中,村莊空蕩蕩的,沒有人敢進入。野狗的吠聲不斷回蕩,給人以恐懼和不安的感覺,形成了一種緊張的氛圍。而溝渠中尸體血跡未干,冤魂彼此哭泣的描繪則展示了戰亂給人們帶來的深重傷害和無盡的悲痛。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痛苦的氛圍渲染,展示了戰亂時期鄉村的凄涼景象和人們所承受的痛苦。它呈現了對社會動蕩和人間苦難的深切關注,使讀者對戰爭的殘酷性和人民的不幸命運產生共鳴。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出作者對人道主義價值的思考和對和平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