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意(二十首) / 作者:袁凱 |
段生方逾垣,泄柳方閉門。
二子豈獨善,蓋亦避世喧。
種粟在南野,種葵在東園。
日夕飯一盤,萬鐘何加焉。
周孔有遺書,學士有遺言。
吟詠荒園里,聊以終歲年。
¤
|
|
古意(二十首)解釋: 《古意(二十首)》是明代袁凱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遠離塵囂,安靜居住在郊外的田園之中,過著簡樸自足的生活。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古意(二十首)
段生方逾垣,泄柳方閉門。
二子豈獨善,蓋亦避世喧。
種粟在南野,種葵在東園。
日夕飯一盤,萬鐘何加焉。
周孔有遺書,學士有遺言。
吟詠荒園里,聊以終歲年。
中文譯文:
鄰居段生越過圍墻,隱退的柳樹方才關閉門戶。
他的兩個兒子難道只是善于種植作物嗎?實際上,他們也是在避開世俗的喧囂。
在南野他種植著谷物,在東園他種植著葵花。
每天只需一盤簡單的飯菜,又有何需求更多呢?
周文王和孔子都留下了寶貴的書籍,學士們也都有他們的遺言。
在這荒涼的園子里吟詠,只為了度過這一年。
詩意和賞析:
《古意(二十首)》表達了詩人袁凱對于田園生活和避世安靜的向往。詩人描述了鄰居段生過著寧靜的生活,他的兩個兒子也不僅僅是務農的能手,而是在避開塵囂的喧囂。詩人用種粟和種葵來象征著簡樸的生活和滿足的心態(tài),每天只需一盤簡單的飯菜,就足夠滿足生活的需求。詩中提到了周文王和孔子的遺書,以及學士們的遺言,顯示了詩人對于傳統(tǒng)文化和智慧的尊重與追求。最后,詩人在這荒涼的園子里吟詠,表示他將以度過整個歲月。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簡樸自足、遠離塵囂的生活態(tài)度的推崇。詩人通過描繪鄰居的生活和自然景物,表達了對于平凡生活的珍視和對于寧靜的向往。詩中還透露了對于傳統(tǒng)文化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對于人生歲月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xiàn)了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理念,引導人們反思現(xiàn)代社會的喧囂與浮躁,尋求內心的寧靜和真實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