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溪上所栽桃 / 作者:袁凱 |
桃樹移栽近淺沙,呼兒插竹護欹斜。
秋來擬吃垂垂實,春到還看浩浩花。
旋置酒旗深處掛,更將漁艇密邊遮。
老夫未是文章手,故少新詩對客夸。
|
|
詠溪上所栽桃解釋: 《詠溪上所栽桃》是明代袁凱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桃樹被移植到淺沙旁邊,呼喚兒童插竹竿支撐它的傾斜。秋天來臨時,它結滿了飽滿的果實;春天到來時,它綻放出浩浩花朵。酒旗迅速地掛在深處,漁艇被用來遮蔽河岸。我這個老頭子并不擅長寫作,所以很少為客人吹噓自己的新詩。
詩意:
這首詩詞以詠史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于桃樹的贊美和自謙之情。詩人借桃樹的形象,描繪了桃樹在移植后的生長狀況,以及秋天結果實、春天盛開的景象。通過桃樹的形象,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季節更替的感慨。在最后兩句中,詩人自謙自己不擅長寫作,不會寫出令人稱贊的新詩,但并不影響他對桃樹美景的欣賞。
賞析:
《詠溪上所栽桃》通過對桃樹的描繪,展現了明代袁凱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感。詩中的桃樹被移植到淺沙旁邊,呼喚兒童插竹竿支撐它的傾斜,這一景象既顯示了人與自然的親近與和諧,也暗示了人類對生命的呵護與關愛。秋天桃樹結滿了果實,春天綻放出浩浩花朵,描繪了季節更迭中的生機勃勃和變化之美。詩人將自己的文才謙虛地形容為“老夫未是文章手”,并表示很少寫新詩來吹噓自己,表達了他對自身能力的謙遜態度。
這首詩詞簡潔明快,用意深遠。通過對桃樹的細致描寫,詩人將自然景物與人生哲理相結合,抒發了對自然景色和季節更迭的贊美之情,并以自謙的態度展示了自己的謙遜和真誠。這首詩詞喚起讀者對自然的美好聯想,也引發人們對生命、自然與人文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