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上寓所 / 作者:袁凱 |
我有茅堂南浦潯,回崗千尺晝陰陰。
繁花映帶墟煙密,弱竹留連海氣深。
寂寂軒窗惟鳥下,蕭蕭風雨亦龍吟。
東家野老猶淳樸,酒熟瓜香數見尋。
|
|
浦上寓所解釋: 《浦上寓所》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關于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有一座茅堂建在南浦潯,
回望山崗,高達千尺,遮蔽陽光陰沉。
繁花映著小村的煙霧,看起來很濃密,
柔弱的竹子與海風相依,氣息深沉。
安靜的窗戶下只有鳥兒停歇,
蕭蕭的風雨也像龍吟一樣。
鄰居東家的老人依然樸實無華,
熟透的瓜香和成熟的酒是常見的尋覓。
詩意和賞析:
《浦上寓所》描繪了一座位于南浦潯的茅堂,詩人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環境和生活的感受。詩中山崗高聳,給茅堂帶來了持久的陰涼,這種景象使人感到安寧與舒適。詩人以繁花映帶墟煙密的描寫,塑造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田園景象,表達了大自然的豐富和美好。而柔弱的竹子與深沉的海氣相映成趣,給人以祥和寧靜之感。
詩中的軒窗下只有鳥兒停歇,表現出詩人居所的寧靜與安詳。風雨的聲音則像龍吟一般,增添了一種宏大而神秘的氛圍。這種描寫使人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力量。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的鄰居,一位樸實無華的老人。這位老人的生活簡單而真誠,他常常能品嘗到熟透的瓜香和美味的酒。這部分描寫展現了樸素生活的美好和尋常生活中的幸福。
總的來說,袁凱通過《浦上寓所》描繪了一個自然宜人、寧靜祥和的居所,以及樸實無華的生活,表達了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贊美,傳遞了一種寧靜與美好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