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廣西省朱郎中熙見寄韻(二首) / 作者:袁凱 |
衡陽南去與天長,荔子紅椒處處香。
明月關門無虎豹,清風臺閣有鸞凰。
包茅已入皆三脊,卉服新成有九章。
幕下文書自稀少,醉余崖蜜啖紅霜。
|
|
次廣西省朱郎中熙見寄韻(二首)解釋: 《次廣西省朱郎中熙見寄韻(二首)》是明代袁凱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衡陽地區南去與天長的景色,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和文化氛圍。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第一首:
衡陽南去與天長,
荔子紅椒處處香。
明月關門無虎豹,
清風臺閣有鸞凰。
譯文:
離開衡陽向南朝天長,
處處飄香荔子和紅椒。
明月升起,關上了豹子和虎,
清風吹過臺閣,有鸞鳳飛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衡陽南去與天長為背景,描繪了一個美麗宜人的景色。衡陽以其豐富的農產品而聞名,這里的荔子和紅椒散發著香氣,給人一種宜人的感覺。明亮的月光讓豹子和虎都躲起來了,而清風吹過臺閣,卻有鸞鳳在飛舞。這些描述營造出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氛圍,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安寧。
第二首:
包茅已入皆三脊,
卉服新成有九章。
幕下文書自稀少,
醉余崖蜜啖紅霜。
譯文:
包茅已經蓋得三層高,
卉服新成有九篇章。
幕府下的文書很少見,
我醉飲著崖蜜,吃著紅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官員朱郎中熙的見寄為背景,描述了一些景物和情境。包茅蓋得很高,可能是指房屋的層數,暗示了朱郎中的地位較高。卉服新成有九章,可能指的是朱郎中熙的服飾或文官的九品官階,顯示了他的地位和身份。而幕府下的文書很少見,說明了文書的珍貴和稀缺。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自己的心境,他醉飲崖蜜、啖紅霜,可能是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宴會的愉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衡陽南去與天長的景色和地方特色,以及朱郎中熙的身份和作者自己的心境,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