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叔子解番刀為贈二首 / 作者:徐渭 |
知君本有吞胡氣,太白正高秋不雨。
白蛇五尺自西來,出匣不多飛欲去。
佩此刀,向遼陽,土蠻畏死為君降。
閼氏縱有菱花鏡,斷卻蝤蠐那得妝。
君如佩此向上谷,而翁之死人共哭。
黃酋亦重忠義人,一見郎君悔南牧。
河套云中盡虜庭,君如佩此去從軍。
不須血染鋒邊雪,但見旗褰馬上云。
看君眼大額廣長,有如日月掛扶桑。
君有寶刀君自佩,解刀贈我不相當。
|
|
沈叔子解番刀為贈二首解釋: 《沈叔子解番刀為贈二首》是明代徐渭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徐渭送給沈叔子一把名為“番刀”的寶刀,表達了對沈叔子忠誠勇敢的贊揚和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知君本有吞胡氣,太白正高秋不雨。
了解你的本質是吞食胡人的氣勢,而太白正高懸在秋天無法降雨。
白蛇五尺自西來,出匣不多飛欲去。
這把寶刀就像一條五尺長的白蛇,自西方而來,出鞘時并不多飛,仿佛想要離去。
佩此刀,向遼陽,土蠻畏死為君降。
佩戴這把刀,向遼陽進發,土蠻們害怕死亡而臣服于你。
閼氏縱有菱花鏡,斷卻蝤蠐那得妝。
即使閼氏(指沈叔子的姓氏)擁有精致的菱花鏡,也無法修飾殘缺的容顏。
君如佩此向上谷,而翁之死人共哭。
你佩戴這把刀前往上谷的時候,老人的死讓人們共同哭泣。
黃酋亦重忠義人,一見郎君悔南牧。
黃酋(指黃土高坡的土著首領)也重視忠誠義氣的人,一見到你,悔過自責不再南征牧馬。
河套云中盡虜庭,君如佩此去從軍。
河套的云中滿是敵人的營帳,你佩戴這把刀去從軍。
不須血染鋒邊雪,但見旗褰馬上云。
無需讓刀鋒染上敵人的鮮血,只要看到旗幟高揚在云中的馬匹。
看君眼大額廣長,有如日月掛扶桑。
看著你擁有寬廣的額頭和寬大的眼睛,就像太陽和月亮懸掛在扶桑(日本)上。
君有寶刀君自佩,解刀贈我不相當。
你擁有寶刀自己佩戴,解下刀贈予我并不相稱。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沈叔子的敬佩和祝福,贊美他的勇敢和忠誠。詩人通過描述沈叔子佩戴寶刀征戰的形象,展現了他的英勇和威嚴,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欽佩和羨慕之情。通過對刀的象征意義的描繪,詩人展示了忠誠、勇敢和榮譽的美德,以及對自由和冒險精神的崇尚。整首詩詞以銳利的筆觸和生動的形象描繪,展現了明代士人對武士精神和戰爭英雄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