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事雜詩(八首選—) / 作者:陳子龍 |
盧龍雄塞倚天開,十載三逢敵騎來。
磧里角聲搖日月,回中烽色動樓臺。
陵園白露年年滿,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誰是出群才!
|
|
遼事雜詩(八首選—)解釋: 《遼事雜詩(八首選—)》中文譯文:
盧龍雄塞依天開,
十載三逢敵騎來。
磧里角聲搖日月,
回中烽色動樓臺。
陵園白露年年滿,
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
即今誰是出群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陳子龍創作的,描述了盧龍雄塞的景象以及遼事的變遷。盧龍是中國東北地區的重要邊塞城市,它的塞外雄奇壯麗,給人一種開闊天地的感覺。
詩中提到,“十載三逢敵騎來”,指的是這座城市在十年間三次遭遇敵騎入侵的情況。這種頻繁的敵襲讓人們倍感焦慮和擔憂。
接下來,詩人通過“磧里角聲搖日月,回中烽色動樓臺”這兩句,生動地描繪了戰爭的殘酷。磧里是指邊塞的戰場,角聲搖日月,象征著戰鼓之聲激蕩天地;回中的指代遼國,烽色的動搖使得城樓的燈火搖曳不定,凸顯了戰爭帶給人們的憂慮和不安。
接著,詩人敘述了盧龍這座城市的悲哀景象。陵園中的白露年年都充滿了悼念親人的人們,城郭上青磷的光芒在夜晚變得更加冷清和哀愁。這是對戰爭帶來的傷痛和無盡辛酸的描寫。
最后,詩人表達出了對當前形勢的擔憂和不安,他說“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誰是出群才!”,表明任何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看法,但現在最關鍵的是能夠有出眾的才能來處理這危機,惋惜當時詩人所看到的形勢是很不容樂觀的。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盧龍和遼事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戰亂和動蕩時期的憂慮和擔憂,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安危的關切和對英才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