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上作 / 作者:歸有光 |
長淮餞落日,圓光正如赭。
傾紅注流波,殊景不可寫。
淮水自西流,黃河從北下。
并合向東行,終年無停瀉。
哀此千里客,春至復已夏。
獨立空惆悵,所與晤言寡。
|
|
淮上作解釋: 《淮上作》是明代歸有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江邊上作詩,迎接夕陽的離別。太陽圓盤的光芒照在水面上,光輝如赭石一般。晚霞傾瀉而下,染紅了江水,景色美得難以形容。淮河水從西方流來,黃河水從北方匯入,兩者合流向東流去,一年四季都不停歇地奔流傾瀉。我為千里之外的客人感到悲傷,春天剛到又轉眼到了夏天。我獨自一人站在這里,感到空虛和憂愁,可與我交談的人寥寥無幾。
詩意:
詩人歸有光以淮上的景色為背景,抒發了對離別的感慨和對客居他鄉的思念之情。他描繪了夕陽西下的壯麗景象,以及淮河和黃河的奔流之勢,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詩人的孤獨和寂寞在詩中得以體現,他渴望有人能與他相聚,分享心靈的交流。
賞析:
《淮上作》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和內心感受,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孤獨的情感體驗。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和景物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夕陽余暉的美麗和江河奔流的壯觀,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凄涼和孤獨。
詩中的“長淮餞落日,圓光正如赭”,以夕陽的圓盤形狀和赭石一樣的光芒形容夕陽的美麗,給人以直觀的形象感受。而“傾紅注流波,殊景不可寫”的描寫則強調了夕陽余暉染紅了江水,景色之美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詩中的“淮水自西流,黃河從北下”揭示了淮河和黃河兩大江河的方向和奔流之勢,表達了時間的推移和事物的變遷。詩人以江河奔流的不息為背景,反襯出自己作為客居他鄉的孤獨和寂寞。
最后兩句“哀此千里客,春至復已夏。獨立空惆悵,所與晤言寡。”表達了詩人作為千里之外的客人的悲傷和思念之情。詩人獨自一人站在江邊,感到空虛和憂愁,寥寥無幾的人能與他交流心靈。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對內心感受的表達,傳達了詩人的離愁和孤獨之情,展現了明代詩人獨特的感慨和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