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塞二首 / 作者:戚繼光 |
石壁凌虛萬木齊,依稀疑是武陵溪。
長城舊飲紛胡騎,大漠初驚過漢鼙。
國士死來今已盡,邊機愁絕劍空攜。
天山聞說尤佳勝,欲乞君恩試馬蹄。
|
|
出塞二首解釋: 《出塞二首》是明代戚繼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石壁凌虛萬木齊,
依稀疑是武陵溪。
長城舊飲紛胡騎,
大漠初驚過漢鼙。
國士死來今已盡,
邊機愁絕劍空攜。
天山聞說尤佳勝,
欲乞君恩試馬蹄。
中文譯文:
高聳的山壁凌空而立,無數樹木齊齊生長,
模糊間仿佛是武陵溪水。
長城曾經承載無數胡騎的敵襲,
遼闊的大漠初次被漢鼙聲驚動。
國士為國家而死已經無數,
邊塞的機關陷入孤寂,劍空攜帶憂愁。
傳聞天山之險勝過一切,
愿借君恩試試馬蹄的迅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邊塞戍衛的景象和邊塞戍衛士兵的忠勇精神。第一句描繪了高聳的山壁和茂密的樹木,給人以壯闊和繁茂的感覺。第二句提到了武陵溪,用以比喻邊塞的景色,暗示邊塞的艱險和遼闊。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長城曾經承受的胡騎的侵襲和大漠初次被漢鼙聲驚動的情景,凸顯了邊塞的危險和緊張氛圍。
第五句表達了國士為國家而犧牲的事實,暗示了國士們的英勇和無私奉獻。第六句描述了邊塞機關的孤寂和戰爭的凄涼,劍空攜帶著憂愁的意象。
最后兩句表達了天山之險的傳聞,將天山的險峻和邊塞的困難相聯系,希望得到君主的恩賜機會,以展示邊塞戍衛的馬背威力。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邊塞的景象和表達邊塞戍衛士兵的忠勇精神,展現出作者對邊塞戍衛的贊美和敬意,同時也表達了對君主的希望和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