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宿天池,月下聞雷,次早知山下大雨 / 作者:王守仁 |
昨夜月明峰頂宿,隱隱雷聲翻山麓。
曉來卻問冊下人,風雨三更卷茅屋。
|
|
夜宿天池,月下聞雷,次早知山下大雨解釋: 《夜宿天池,月下聞雷,次早知山下大雨》是明代文學家王守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昨夜我在天池上方露宿,
月色下聽見雷聲回蕩在山麓。
清晨來臨時,我卻向傭人詢問,
風雨在凌晨三點席卷茅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王守仁在天池上方度過的一個夜晚。他在月光的照射下,感受到雷聲在山麓回蕩,給人一種宏大而壯麗的感覺。然而,第二天清晨,當他詢問傭人時,得知山下突降大雨,狂風暴雨席卷了茅屋,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人類力量的無能為力的感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意象豐富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景色和力量的感受。首句“昨夜月明峰頂宿”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靜謐而壯麗的夜晚,作者選擇在山頂露宿,使得他能夠更為親近大自然的氣息。接著,他聽到山麓回蕩的雷聲,這使得整個場景更加宏大而壯麗。而第三句“曉來卻問冊下人”則通過對傭人的詢問,將讀者的視角轉移到了人類的世界。最后一句“風雨三更卷茅屋”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風雨席卷茅屋的場景,展示了自然力量的威力。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類處境的對比,傳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人類力量的無奈感。同時,詩詞的節奏流暢,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