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夜 / 作者:王守仁 |
隨處看山一葉舟,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華此際游何地,晝角中宵起戍樓。
甲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放楚江頭。
洪濤滾滾乘風勢,容易開帆不易收。
|
|
舟夜解釋: 《舟夜》是明代王守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舟夜
隨處看山一葉舟,
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華此際游何地,
晝角中宵起戍樓。
甲馬尚屯淮海北,
旌旗初放楚江頭。
洪濤滾滾乘風勢,
容易開帆不易收。
譯文:
在任何地方,我隨處乘坐小舟觀賞著群山,
夜深了,霜和月光也增添了我的愁思。
此時此刻,我在何處漂泊呢?
晝角之聲在午夜時分響起,戍樓亮起。
甲馬依然駐扎在淮海北岸,
旌旗初次飄揚在楚江的岸頭。
洶濤奔涌,順風勢而行,
揚帆容易,卻難以收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夜晚乘船游覽山水的情景,表達了他內心的愁思和無定的漂泊感。詩詞的開篇即以"隨處看山一葉舟",展現了詩人漂泊的身影與壯麗的山水景色相融合。夜深之時,詩人感受到了孤獨和愁苦,霜和月亮的存在進一步加深了他內心的憂愁。
在這樣的時刻,詩人不禁思考自己的歸屬和目的地。他問道:"翠華此際游何地",暗示了他的身份和目標的不確定性。接著,詩人描述了晝夜戍樓的景象,晝角的聲音在深夜中響起,戍樓燈光亮起。這揭示了邊塞的軍事氛圍,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無助和迷茫。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述甲馬在淮海北岸的駐扎和楚江岸頭旌旗的飄揚,展現了戰爭的氛圍和軍隊的動蕩。洪濤滾滾,乘風勢而行,寓意著詩人在動蕩的世事中順勢前行。然而,詩人也意識到,開啟一段旅程容易,但要收攏帆船卻十分困難,這暗喻著詩人在流浪和漂泊中很難找到安定和歸宿。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和意境交融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在動蕩的時代中的迷茫和無常感,同時也抒發了對歸屬和安寧的渴望。這種對內心矛盾和追求的表達,使《舟夜》成為一首具有哲思和情感共鳴的詩詞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