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庭蕉 / 作者:王守仁 |
檐前蕉葉綠成林,長夏全無暑氣侵。
但得雨聲連夜靜,何妨月色半床陰。
新詩舊葉題將滿,老芰疏桐恨轉深。
莫笑鄭人談訟鹿,至今醒夢兩難尋。
|
|
書庭蕉解釋: 《書庭蕉》是明代王守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書庭蕉》中文譯文:
檐前蕉葉綠成林,
長夏全無暑氣侵。
但得雨聲連夜靜,
何妨月色半床陰。
新詩舊葉題將滿,
老芰疏桐恨轉深。
莫笑鄭人談訟鹿,
至今醒夢兩難尋。
《書庭蕉》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涼宜人的景象,并通過對植物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
首先,詩的前兩句描述了檐前蕉葉綠茵茵,如同一座綠色的林木。作者用這樣的描寫,展現了一個生機勃勃、清新宜人的夏日景象。同時,詩中提到長夏期間卻沒有悶熱的暑氣侵襲,這可能是指作者心境的寧靜和舒適。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雨聲的降臨,給夜晚帶來了平靜和寧靜。即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也并不介意床上的陰影,顯示了他拒絕了世俗的名利和榮華富貴,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在下一段中,詩人提到新的詩篇和舊的蕉葉并列。新詩象征著新的創作,舊葉則象征著舊時的經歷和記憶。通過這樣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新事物的期待,以及人生的變遷和歲月的流轉。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感慨和內心的困惑。他提到“鄭人談訟鹿”,這可能是指他自己,表達了詩人在塵世間追求真理和價值觀時所面臨的困境。他說“至今醒夢兩難尋”,表示他在清醒和夢境之間徘徊,無法找到真正的答案。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人生的追求和理想的掙扎,以及對人世間矛盾和困擾的反思。
總體來說,《書庭蕉》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內心的追求。詩中融入了對時光流轉、人生變遷以及追求真理和內心寧靜的深刻思考,給讀者帶來了一種靜謐和深遠的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