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柳 / 作者:楊慎 |
垂楊垂柳管芳年,飛絮飛花媚遠天。
金距斗雞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風前。
別離江上還河上,拋擲橋邊與路邊。
游子魂鎖青塞月,美人腸斷翠樓煙。
|
|
詠柳解釋: 《詠柳》是明代楊慎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垂楊垂柳管芳年,飛絮飛花媚遠天。
金距斗雞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風前。
別離江上還河上,拋擲橋邊與路邊。
游子魂鎖青塞月,美人腸斷翠樓煙。
譯文:
傾聽垂柳和垂楊的低語,它們訴說著美好的時光;飄舞的柳絮和花瓣迷人地飛揚在遙遠的天空中。
寒食節后,金色的雄雞叫聲漸息,玉色的蛾子在飄雪和溫暖的春風中翩舞。
別離時,我離開江邊回到河邊,拋擲著思念,無論是在橋邊還是路邊。
遠游的人的靈魂被青色的關塞和皎潔的月光所困,美人的心思被翠樓上升起的煙霧所斷絕。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詠柳為主題,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人們的離別之情。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將垂柳和垂楊的姿態與芳年、美好等意象相結合,表達出時光荏苒的感慨。飛舞的柳絮和花瓣則增添了詩意的唯美和遠大的氣息。通過對冷寒之后的溫暖與生機的描繪,詩人展示了春天的鮮活和希望。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的離愁別緒。詩中的別離意象通過江邊、河邊、橋邊和路邊等地點的對比,刻畫了游子離別時的無處安放之感。游子的靈魂被青塞和月光所困,美人的心思則被翠樓上升的煙霧所阻斷,詩人以此展現了離別之苦和思念之情。
《詠柳》以其精致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表達了人們對時光流轉、離別和思念的感慨。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的交融,詩人創造了一幅唯美而富有張力的畫面,使讀者產生共鳴并引發對生命和情感的沉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