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蓮曲 / 作者:于謙 |
朝采蓮,暮采蓮,蓮花艷冶蓮葉鮮。
花好容顏不常好,葉似羅裙怨秋早。
秋風浩蕩吹碧波,綠怨紅愁將奈何。
年年采蓮逞顏色,采得蓮花竟何益。
蓮花雖好卻無情,夫婿有情常作客。
萬里關河歸未得,爭如池上錦鴛鴦,雙去雙來到頭白。
采蓮復采蓮,采蓮還可憐。
愿比蓮花與蓮葉,不論生死根相連。
|
|
采蓮曲解釋: 《采蓮曲》是明代于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采蓮,暮采蓮,蓮花艷冶蓮葉鮮。
花好容顏不常好,葉似羅裙怨秋早。
秋風浩蕩吹碧波,綠怨紅愁將奈何。
年年采蓮逞顏色,采得蓮花竟何益。
蓮花雖好卻無情,夫婿有情常作客。
萬里關河歸未得,爭如池上錦鴛鴦,
雙去雙來到頭白。采蓮復采蓮,
采蓮還可憐。愿比蓮花與蓮葉,
不論生死根相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采蓮的場景,以蓮花和蓮葉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人情冷暖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的第一句“朝采蓮,暮采蓮,蓮花艷冶蓮葉鮮”描繪了作者一天中不斷采摘蓮花和蓮葉的景象,蓮花艷麗,蓮葉嫩綠,給人以美好的視覺感受。
然而,接下來的幾句“花好容顏不常好,葉似羅裙怨秋早”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m然美麗,但容顏不會永恒,蓮葉像是怨恨早秋來臨。
接下來的幾句“秋風浩蕩吹碧波,綠怨紅愁將奈何”通過描繪秋風吹動碧波,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哀愁和憂傷。綠色代表了蓮葉的憂愁,紅色代表了蓮花的憂傷,暗示了人世間的痛苦和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年年采蓮逞顏色,采得蓮花竟何益。蓮花雖好卻無情,夫婿有情常作客”表達了作者對功利和虛榮的質疑。每年都采摘蓮花,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美麗,但采得的蓮花到頭來又有何用呢?蓮花雖然美好,卻缺乏情感,而丈夫卻常常遠離家園。
最后兩句“萬里關河歸未得,爭如池上錦鴛鴦,雙去雙來到頭白。采蓮復采蓮,采蓮還可憐。愿比蓮花與蓮葉,不論生死根相連”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團聚的向往和感傷。作者遠離家鄉,無法回到萬里之外的關河,而與丈夫之間的相聚也像是池上的錦鴛鴦,時隔時合。采蓮的行為成為了對家庭團聚的隱喻,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的無常和離別的無奈之情。
整首詩以采蓮為線索,通過對蓮花、蓮葉和夫婿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世事變幻和人情冷暖的感慨。蓮花和蓮葉象征著美好和珍貴,但它們都是無情的,而夫婿則常常離家,使作者對家庭團聚的向往更加強烈。整首詩寫景婉約,情感深沉,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情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