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 題顧氏景筠堂 明詞綜卷一 / 作者:高明 |
綠玉參差傍短楹。
高堂清夢已冥冥。
滿枝只帶湘靈點,一曲空聽秦鳳鳴。
天莫問,物多情。
此君瀟灑若平生。
風聲月色來亭榭,老淚年來濕幾
|
|
鷓鴣天 題顧氏景筠堂 明詞綜卷一解釋: 《鷓鴣天題顧氏景筠堂明詞綜卷一》是元代詩人高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玉參差傍短楹,
高堂清夢已冥冥。
滿枝只帶湘靈點,
一曲空聽秦鳳鳴。
天莫問,物多情。
此君瀟灑若平生。
風聲月色來亭榭,
老淚年來濕幾。
中文譯文:
翠綠的花瓣參差錯落,靠近矮柱。
高樓內的人已沉浸在寧靜的夢境中。
滿枝上只帶著湘靈的微光,
一曲空空地聽聞秦鳳的鳴叫。
請不要問天,物是多情的。
這位君子一直以來都豪邁自如。
風聲和月色來到亭榭之間,
多少年來,老淚已經濕潤了幾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綠玉和湘靈是指花朵,代表生命的短暫和芳華的流逝。高堂的清夢和秦鳳的鳴叫暗示了寧靜和美好的時光已經過去,只剩下回憶和遺憾。
詩中的"天莫問,物多情"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事的思考。作者認為自然界的萬物都有自己的情感,而人類也是情感豐富的存在,不可藐視。
詩的最后兩句"風聲月色來亭榭,老淚年來濕幾"表現了歲月的變遷和作者的感傷。風聲和月色的變化預示著時間的流逝,而作者眼中的老淚則是年華的痕跡,顯示了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哀傷。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轉、生命短暫以及人生的悲喜之情。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詩人喚起讀者對時光流逝和珍惜生命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