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中暮歸有懷 / 作者:吳師道 |
野田蕭瑟草蟲吟,墟落人稀慘欲陰。
白水西風群雁急,青林暮雨一燈深。
年豐稍變饑人色,秋老誰憐倦客心?酒禁未開詩侶散,菊花時節自登臨。
|
|
野中暮歸有懷解釋: 《野中暮歸有懷》是元代吳師道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野田蕭瑟草蟲吟,
墟落人稀慘欲陰。
白水西風群雁急,
青林暮雨一燈深。
年豐稍變饑人色,
秋老誰憐倦客心?
酒禁未開詩侶散,
菊花時節自登臨。
中文譯文:
在野外的田地里,草木凋零,草蟲在吟唱,
村莊人煙稀少,蕭條而沉悶。
白水中,西風急促地吹拂,雁群飛行匆忙,
青色的林木中,暮雨紛紛,只有一盞孤燈深深地照耀。
豐收的年景稍稍轉為匱乏,饑餓的人們面色減退,
秋天變老了,誰來憐惜疲倦的旅客之心?
禁酒令未解除,詩友們分散離去,
菊花開放的時節,我自己登上山頂欣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野外歸途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思考和感受。在野田中,草木凋零,草蟲吟唱,凸顯了季節的變遷和自然的寂靜。村莊中人煙稀少,墟落寂寞,給人一種慘淡而陰郁的感覺。
詩中的白水和西風暗示著秋天的來臨,群雁在西風的催促下匆忙飛行,青林中的暮雨更加強調了季節的凄涼。一盞孤燈照耀著暮色中的靜謐,給人以希望和溫暖。
接著,詩人通過年景稍稍轉為匱乏的描寫,表達了人們在豐收之后面臨的困境,饑餓的人們面色減退,生活艱辛。秋天象征著衰老,詩人在詢問誰來憐惜疲倦的旅客之心,抒發了自己的孤獨和困苦。
詩的結尾,詩人提到酒禁未解除,詩友們散去,這暗示了社會的禁錮和文人的失意。然而,菊花開放的時節,作者自己登上山頂,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季節、自然現象和人情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人生困境和社會壓迫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由、美好和追求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