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題 / 作者:黃庚 |
一春過半近清明,點滴檐聲未肯晴。
細柳細中垂綠重,殘花風裹落紅輕。
世間白發在公道,眼底青山不世情。
富貴倘來忙不得,人生何必苦營營。
|
|
偶題解釋: 偶題
一春過半近清明,
點滴檐聲未肯晴。
細柳細中垂綠重,
殘花風裹落紅輕。
世間白發在公道,
眼底青山不世情。
富貴倘來忙不得,
人生何必苦營營。
譯文:
春天已過了一半,靠近清明節,
屋檐上的滴水聲還沒有停止。
細柳樹上的嫩綠越發茂密,
殘花被風輕輕地包裹著飄落。
人間的白發是公平的表現,
眼中的青山是獨特的情感。
即使富有貴人待遇來臨,
人生又何必勞碌忙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清明時節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人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展示了春天已過半的時候,檐上的滴水聲卻還沒有停止,暗示了天氣依然陰雨連綿,沒有春意盎然的晴天。細柳樹的嫩綠更加茂密,殘花則在風中輕輕飄落。這種對春天的細膩描寫,使得整首詩充滿了春日的生機和細膩感。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將目光轉向人生,通過白發和眼底青山的描寫,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詩人認為白發是公平的,意味著人們老去不分貧富貴賤,眼中的青山則是詩人對于獨特、珍貴的感悟。最后兩句“富貴倘來忙不得,人生何必苦營營”,表達了對于世俗功利的反思,認為追求富貴名利并不是人生的最終目標,而是應當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舒適。
整首詩以清明和春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的描寫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追求的獨特見解,以及對繁忙忙碌的生活方式的反思。詩意深遠,給人以啟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