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 / 作者:黃庚 |
柳嫌暮雨鶯聲澀,花怯東風蝶夢寒。
偶憶故園春色好,他鄉花柳帶愁看。
|
|
雜詠解釋: 《雜詠》是宋代詩人黃庚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柳嫌暮雨鶯聲澀,
花怯東風蝶夢寒。
偶憶故園春色好,
他鄉花柳帶愁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春雨初晴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故園的思念和對異鄉生活的感慨。詩中通過描寫柳樹對暮雨的不滿和鶯鳥聲音的含糊,以及花朵對東風的膽怯和蝴蝶在寒風中的夢想,展示了大自然中微妙的變化和生命的脆弱。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偶然回憶起故園的美好春色,但同時他也感受到了遠離家鄉的寂寞和憂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環境的觀察,展示了宋代詩歌的特點。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柳樹和鶯鳥、花朵和蝴蝶之間的對話,傳達了自然界的微妙變化和生命的脆弱性。詩人通過對柳樹、鶯鳥、花朵和蝴蝶的人化描寫,使讀者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詩中的景象和情感。詩人在描繪自然景物的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在他鄉的孤寂和思鄉之情,通過回憶故園的美好,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層次。整首詩詞意境清新,情感真摯,給人一種淡雅而憂愁的感覺。
總體而言,黃庚的《雜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個人情感的表達,展示了宋代詩歌的特色,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感受。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在情感和意境上產生共鳴,體驗到詩人的情感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