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 / 作者:黃庚 |
天外斜陽猶在樹,林間宿鳥已歸巢。
黃昏莫把柴門掩,恐有詩人帶月敲。
|
|
雜詠解釋: 《雜詠》是宋代詩人黃庚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夜幕降臨時的景象。下面給出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外斜陽猶在樹,
林間宿鳥已歸巢。
黃昏莫把柴門掩,
恐有詩人帶月敲。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表達了黃庚對自然的觀察和對詩人的思念之情。夕陽斜照,雖已西沉,但仍在樹林之外留下一抹余輝,與此同時,鳥兒已經返回樹林的巢穴,準備安然過夜。詩人在黃昏時分提醒人們不要匆忙關閉柴門,因為他害怕有詩人帶著月光來拜訪,并用敲擊的方式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
賞析:
《雜詠》通過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文字,展示了黃庚獨特的詩性和感受力。詩人以寥寥數語勾勒出夕陽斜照下的景象,將自然景物與人類情感相融合。詩中的"天外斜陽"和"林間宿鳥"構成了自然與人類的對比,凸顯了人與自然的親近和依存關系。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詩人同道的思念之情,通過"柴門掩"和"帶月敲"的對比,揭示了詩人對詩人精神交流的渴望。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情感,以及對自然和詩人的關注。它通過對黃昏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詩歌創作的思索。這首詩在簡短的篇幅內展現出了豐富的意境和情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