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詠 / 作者:黃庚 |
新綠園林微雨后,落紅庭院夕陽時。
一聲杜宇催春去,貪睡棠妃未必知。
|
|
雜詠解釋: 《雜詠》是宋代詩人黃庚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通過對自然和人情的描摹,表達了對時光流轉(zhuǎn)和生命變遷的感慨。
詩詞中文譯文:
新綠園林微雨后,
落紅庭院夕陽時。
一聲杜宇催春去,
貪睡棠妃未必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春天的景色為背景,展示了春雨過后的園林和夕陽下的庭院。在雨后,園林中的綠色愈發(fā)新鮮,庭院里的紅花在夕陽的映襯下更加鮮明。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展現(xiàn)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
詩中提到了杜宇的鳴叫,他們的鳴聲成為春天的象征,催促著春天的到來。這種鳥聲充滿了活力和希望,也象征著時光的流轉(zhuǎn)和歲月的更迭。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個有趣的觀點。詩人說貪睡的棠妃可能并不知道春天已經(jīng)來臨。這里的棠妃可以理解為一個富有象征意義的人物,她可能是指那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忽略了外界變化的人。詩人通過這樣的對比,表達了對于生活中那些不為他人所關(guān)注的微小變化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對比,展示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以及對于時光流轉(zhuǎn)和生命變遷的思考。詩人通過這些意象和象征,讓讀者感受到了自然的變化和人情的復(fù)雜,引發(fā)了對于生活和時間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