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亭會飲觀晉帖 / 作者:黃庚 |
祗說清談晉業(yè)虛,蘭亭之樂后來無。
一時人物已陳跡,千古山林空畫圖。
鐘帶夕陽來遠寺,碑和春風臥平蕪。
昭陵玉匣猶難保,筆意從誰認鼠須。
|
|
蘭亭會飲觀晉帖解釋: 《蘭亭會飲觀晉帖》是宋代黃庚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蘭亭會飲觀晉帖
祗說清談晉業(yè)虛,
蘭亭之樂后來無。
一時人物已陳跡,
千古山林空畫圖。
鐘帶夕陽來遠寺,
碑和春風臥平蕪。
昭陵玉匣猶難保,
筆意從誰認鼠須。
詩詞的中文譯文:
只說清談晉朝的事業(yè)虛無,
蘭亭之樂后世已無法再現(xiàn)。
當時的人物已成過去的痕跡,
千古之間,山林中空留畫圖。
鐘聲伴隨夕陽傳到遠方的寺廟,
碑文伴隨春風躺臥在平野草原上。
昭陵中的玉匣難以保全,
這些筆意,有誰能辨認那鼠須?
詩意和賞析:
《蘭亭會飲觀晉帖》是一首描繪蘭亭會宴的詩詞。蘭亭會是東晉時期文人士大夫們聚會交流的盛會,也是中國文化史上著名的文人盛會之一。黃庚通過這首詩詞表達了對蘭亭會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思考。
詩詞開篇,黃庚直言蘭亭會的清談和晉朝的事業(yè)都已經(jīng)消逝,只成為了虛無的記憶。蘭亭之樂已經(jīng)無法再現(xiàn),那些當時的人物也只能成為過去的痕跡,留下的只有千古之間的畫圖。
接著,詩詞描繪了時光流轉(zhuǎn)的景象。夕陽的鐘聲傳到遠方的寺廟,昭陵中的碑文隨春風躺臥在平野的草原上。這些景象展示了歲月的流轉(zhuǎn)和人事的更迭,古代的輝煌已經(jīng)逝去,只剩下了靜謐的自然風光。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對昭陵玉匣的擔憂。昭陵是晉朝的陵墓,玉匣指的是陵墓中的文物和文獻。黃庚擔心這些文物難以保全,其中蘊含的歷史和思想可能會被遺忘。他提出了一個問題,這些文物中的筆意,有誰能辨認出那鼠須(指古代文物上的鼠咬痕跡)?這是對歷史記憶的關切和對文化傳承的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蘭亭會的消逝和時光的流轉(zhuǎn),表達了作者對蘭亭會的贊美和對歷史文化的憂慮。它既展示了蘭亭會的輝煌和文人士大夫們的風采,也反映了歲月的無情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