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寶林塔 / 作者:黃庚 |
屹立浮圖可摘星,吟邊喜與客同登。
闌干六曲又六曲,梯級一層又一層。
極目江山無障礙,著身霄漢欲飛騰。
雁來疑是題名處,拂試殘碑問寺僧。
|
|
登寶林塔解釋: 《登寶林塔》是宋代黃庚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屹立浮圖可摘星,
吟邊喜與客同登。
闌干六曲又六曲,
梯級一層又一層。
極目江山無障礙,
著身霄漢欲飛騰。
雁來疑是題名處,
拂試殘碑問寺僧。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登上寶林塔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作者欣喜與客人一同登臨這座塔樓的心情。詩中描述了塔樓高聳入云,如同浮動的圖案,可以觸摸到星星。闌干曲折多彎,梯級層層相疊,展現了寶林塔的奇特結構。從塔樓上遠眺,可以無障礙地眺望江山,令人心生向往,仿佛身體要騰空而起。雁群從遠處飛來,讓人懷疑它們是否要在塔上留下名字,作者試著拂去殘碑上的塵埃,詢問塔下的寺僧。
賞析:
這首詩以獨特的形象描繪了寶林塔的壯麗景象。作者通過對塔樓的描寫,表現了自己登上塔樓的喜悅之情,以及對江山的遠眺和追求的向往之情。詩中的"屹立浮圖可摘星","著身霄漢欲飛騰"等形象描寫,使人感受到塔樓的高聳和氣勢磅礴,彰顯了寶林塔的壯麗和獨特。同時,詩人以雁群作為一個象征,表達了對過往的人事物的追憶和思索,以及對尋求心靈寄托和啟示的渴望。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形象的對比,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它不僅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藝術表達的能力,也表達了對高遠境界和人生意義的追求。這首詩以簡潔、生動的語言,勾勒出寶林塔的壯麗景象,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登臨塔樓的喜悅和遠眺的向往。同時,詩中蘊含了對人生意義和塵世之外境界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思索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