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茅亦山秋夜感懷 / 作者:黃庚 |
老來吟拙自知羞,好景無詩未易酬。
湖海愁看今夜月,功名虛度十年秋。
清光偏照慮仝屋,孤影自登王粲樓。
我欲乘風(fēng)蟾窟去,安能與世人沉浮。
|
|
和茅亦山秋夜感懷解釋: 《和茅亦山秋夜感懷》是宋代詩人黃庚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老來吟拙自知羞,
好景無詩未易酬。
湖海愁看今夜月,
功名虛度十年秋。
清光偏照慮仝屋,
孤影自登王粲樓。
我欲乘風(fēng)蟾窟去,
安能與世人沉浮。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晚年感慨萬千的心情。詩人自覺吟詠拙劣,深感愧疚,意識到自己無法用詩歌來回報美好的景色。他在湖海之濱凝望今夜的明月,心生憂愁,因為他認為自己虛度了十年的秋光。明亮的月光傾斜照耀著他孤獨的住所,孤影自登王粲樓。詩人有意離開塵世,乘風(fēng)而去,去尋找與世人的沉浮不同的寧靜。
賞析:
這首詩通過詩人晚年的感懷,描繪了一幅寂寞而憂傷的畫面。詩人自知才華平平,對自己的詩才不自信,深感愧疚和羞恥。他面對美好的景色,卻無法用詩歌來回應(yīng),感嘆好景難以言表。在湖海之濱凝望今夜的明月時,詩人的心境愁緒紛生,因為他認為自己虛度了許多年華。詩中清光所照,雖然照亮了他孤獨的住所,但也映照出他內(nèi)心的困惑和憂慮。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追求,他渴望擺脫塵世的紛擾,乘風(fēng)而去,尋找與世人不同的寧靜和洞察。
這首詩表達了黃庚晚年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現(xiàn)了他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自省和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詩人將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與讀者分享,引發(fā)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和對詩歌的思索。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傳達了一種淡泊寧靜的境界,引發(fā)人們對于存在意義和內(nèi)心追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