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次樗蒱廟 / 作者:黃庚 |
短棹沖寒過浦東,扁舟一葉載詩翁。
斷煙流水殘云外,古木荒祠夕照中。
吟罷小樓何處笛,酒醒孤枕半江風。
潮生潮落朝還暮,堪嘆人生自轉蓬。
|
|
舟次樗蒱廟解釋: 《舟次樗蒱廟》是宋代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舟次樗蒱廟,
我乘著小船穿越寒冷的江水,來到浦東。
扁舟就像一片葉子載著我這位愛好詩詞的老人。
遠離了煙霧彌漫的水面和殘存的云朵,
我來到了一座古老的廢棄祠堂,在夕陽的映照下。
吟唱完畢,我不知道小樓何處的笛聲從何而來,
酒醒后,我發現自己獨自一人躺在半江中,感受著夜風的吹拂。
潮水的起伏,早晨到晚上的更替,
讓我感嘆人生就像飄蕩的蓬草一樣不停地轉動。
詩詞以描繪作者乘船來到浦東的場景為開端,通過描述船只的短棹沖擊寒冷的江水,以及船只如同一片葉子載著詩人,表現了作者在江水之上的旅行。接著,詩人用斷煙流水和殘云外、古木荒祠夕照中的景象,描繪了他來到的地方的靜謐與荒涼。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吟唱完畢,卻不知道小樓何處的笛聲從何而來,這種神秘的笛聲給人以思考與遐想的空間。酒醒后,詩人發現自己孤獨地躺在半江中,感受著夜風的吹拂,表現了他內心的孤獨和對人生的思考。最后,詩人通過潮生潮落、朝還暮的描述,以及將人生比作轉動的蓬草,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變化的感嘆。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的描繪為主線,通過富有意境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時,詩詞運用了典型的宋詞手法,如對景物的寫實描寫、以景襯情、意境的營造等,使整首詩詞富有韻律感和意蘊,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