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丘阻雨 / 作者:黃庚 |
石闌浸碧劍池空,池外秋聲萬壑風。
人倚僧窗看風雨,亭亭塔影有無中。
|
|
虎丘阻雨解釋: 《虎丘阻雨》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虎丘阻雨,石闌浸碧劍池空,
池外秋聲萬壑風。
人倚僧窗看風雨,
亭亭塔影有無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雨中的景象。詩人站在虎丘,眺望著一池碧水,水面上的石闌在雨中隱現,而劍池里卻空空如也。外面的風吹過山壑,發出秋天獨特的聲音。詩人倚在僧窗前,凝望著這雨中的景色,感受著風雨帶來的寧靜和美好。高聳的塔影在雨中若隱若現,仿佛有時存在,有時消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雨天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的虎丘是一個具體的地名,而詩人通過對虎丘中的景物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石闌浸碧劍池空,形容了雨中的石闌隱現,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虛幻。池外秋聲萬壑風,通過聲音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秋風吹拂山壑的景象和聲音。人倚僧窗看風雨,將詩人自己融入到景色之中,以第一人稱的視角觀察雨中的景象,增強了讀者對詩人情感的共鳴。亭亭塔影有無中,通過對塔影的描寫,表達了物我之間的模糊和虛幻感。
這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通過凝練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給讀者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它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折射出詩人對人生、時間和世界的思考,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寧靜和超脫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