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笙 / 作者:黃庚 |
熱中竟日自煎烹,音節都從一氣生。
緩緩煮湯方蟹眼,微微聒耳忽蠅聲。
頻驚清夢愁無寐,似訴羈情嘆不平。
卻笑書生那解此,聯詩石鼎羨彌明。
|
|
瓶笙解釋: 《瓶笙》是宋代黃庚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熱中竟日自煎烹,
音節都從一氣生。
緩緩煮湯方蟹眼,
微微聒耳忽蠅聲。
頻驚清夢愁無寐,
似訴羈情嘆不平。
卻笑書生那解此,
聯詩石鼎羨彌明。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形象生動的方式描繪了一個場景,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通過燒茶的過程,表達了詩人對于生活瑣事的煩擾和不滿,以及對于心境的思索和內心情感的抒發。
賞析:
這首詩以燒茶的過程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展現了詩人心境的變化和情感的起伏。首句“熱中竟日自煎烹”,表達了詩人長時間煮茶的專注和投入。接著,“音節都從一氣生”,通過茶水被煮沸的聲音,把詩人內心的煩惱和焦慮與茶水的沸騰聲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意境上的呼應。
接下來的兩句“緩緩煮湯方蟹眼,微微聒耳忽蠅聲”,描繪了煮開的茶水中冒出蟹眼般的氣泡,以及微弱的蠅聲,給人一種細小而微妙的感覺。這些細節的描寫,讓人感受到了詩人對于微小事物的關注和敏感。
接著,“頻驚清夢愁無寐”,詩人通過形容自己頻繁受到清夢的干擾和愁苦的困擾,表達了內心的不安和痛苦。同時,這也暗示了詩人對于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兩句“似訴羈情嘆不平,卻笑書生那解此,聯詩石鼎羨彌明”,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內心情感的傾訴和對于境遇的不滿。詩人對于現實中“書生”們解不開心中困惑和煩惱的笑聲,透露出一種自嘲和無奈。最后一句以聯想的方式,以石鼎羨慕明月的形象,表達了對于境遇的不滿和對于理想的追求。
整首詩通過對燒茶過程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以及對于現實生活的痛苦和對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以細膩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詩人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帶給讀者思考與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