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嶼即事 / 作者:黃庚 |
松陰迷草徑,緩步曳吟筇。
秋鶴有仙意,寒花無冶容。
漁洲煙浦笛,僧寺夕陽鐘。
回首來時路,白云深幾重。
|
|
西嶼即事解釋: 《西嶼即事》是宋代詩人黃庚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個西嶼的景象,通過細膩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感悟和內心情感的表達。
詩意:
詩人步行于松陰迷茫的草徑上,輕緩地拖著吟誦的竹竿。在秋天,一只飛翔的鶴似乎有著仙人的氣息,而寒冷的花朵卻沒有妖媚的容顏。在漁洲的煙霧和浦口的笛聲中,僧寺里的夕陽和鐘聲交織在一起。回首望去,來時的路已被白云深深地遮掩了幾重。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交融,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內心的思考。詩中的松陰、草徑、秋鶴、寒花、漁洲、煙浦、笛聲、僧寺、夕陽、鐘聲等形象,以及白云深幾重的描寫,都展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中的松陰迷草徑,表現出一種幽靜和神秘的氛圍,使人聯想到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詩人以緩步曳吟竹竿的方式,展現了對音樂和藝術的熱愛,同時也表明了一種悠閑自得的心境。
詩中的秋鶴有仙意,寒花無冶容,通過對鶴和花的描寫,傳達了對純潔和高尚品質的追求。鶴象征著仙境和超凡脫俗,而寒花則沒有俗世的妖媚和虛華,反映了作者對真實和樸素之美的追求。
詩中還描寫了漁洲煙浦笛聲和僧寺夕陽鐘聲,通過聲音的交織與景色的融合,給人以一種和諧而寧靜的感覺。這些景象和聲音的交織,使人感受到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
最后,詩中的白云深幾重,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生活的變遷。回首來時的路已被白云遮掩,意味著過去已經模糊不清,給人一種歲月的滄桑和人生的感慨。
總之,黃庚的《西嶼即事》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對自然景觀的感悟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的景物和聲音,以及時間的流轉,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緒,構成了一幅富有意境和內涵的畫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