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東庵 / 作者:黃庚 |
庵連兜率寺,三徑竹邊開。
林密暑不到,窗虛月自業。
暮山啼鳥靜,云樹嘯猿哀。
拂拭殘碑字,年深半緣苔。
|
|
游東庵解釋: 《游東庵》是宋代詩人黃庚的作品。這首詩以描繪游覽東庵的景色和感受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自然的贊美。
詩中描述了東庵連著兜率寺,庵內有一條通往庵院的小徑,兩旁種滿竹子。在這座庵院中,樹木茂密,夏日的酷熱無法透入,而窗戶虛掩,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天空中的明月。
黃昏時分,山中的鳥兒開始啼叫,寧靜無聲,云中的樹木中傳來猿猴的嘶鳴聲,悲愴動人。詩人輕輕拂拭著殘碑上的字跡,這些字跡已經因歲月的流逝而模糊不清,在深深的苔蘚之上,只留下了一部分。
這首詩通過對東庵景色的描繪,展現了一幅寧靜而古老的景象。庵院中的竹子和樹木形成了清涼的遮蔽,給人一種涼爽宜人的感覺。夜晚的明月透過虛掩的窗戶照射進來,增添了一份詩意和寧靜。山中的鳥兒和猿猴的聲音,以及殘碑上模糊的字跡,都給人一種歲月流轉、歷史沉淀的感覺。
整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將自然景物與人情思緒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與思考。它以古樸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和歷史之長久,同時也勾勒出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歲月沉淀的思考與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