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夜獨坐 / 作者:黃庚 |
黃庭重讀罷,掩卷對寒檠。
發為憂時白,心因學道清。
一窗秋月色,四壁夜蛩聲。
坐倦閑欹枕,詩成夢不成。
|
|
秋夜獨坐解釋: 《秋夜獨坐》是宋代詩人黃庚所作,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秋夜中獨自坐著的情景。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黃庭重讀罷,掩卷對寒檠。
發為憂時白,心因學道清。
一窗秋月色,四壁夜蛩聲。
坐倦閑欹枕,詩成夢不成。
詩意:
這首詩以一個人秋夜中獨自坐著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在靜謐的夜晚中思考和尋找心靈安寧的心境。通過描繪詩人的身心狀態和周圍環境,詩詞傳達了一種深沉而寂靜的情感。
賞析:
詩的開頭描述了黃庭讀書的情景,他讀書已經很晚了,掩上書卷,面對窗外寒冷的窗欄。"發為憂時白"表明了黃庭因為憂慮而白發蒼蒼,而"心因學道清"則表達了他通過學習道理來使內心變得清明。接著,詩人描繪了秋夜中的環境:窗外的秋月皎潔明亮,四周的墻壁傳來夜蛩的聲音。這些景物和聲音增添了詩歌的意境,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寂靜的氛圍。最后兩句"坐倦閑欹枕,詩成夢不成"表達了詩人坐得有些疲倦,倚在枕頭上,思緒紛亂,無法入睡,詩意未能完全實現。
整首詩以簡約而凝練的語言,將讀書人的內心情感與外部環境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對靜謐的夜晚、秋月和夜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內心寧靜和平靜的渴望,以及在憂慮和迷惘中尋求心靈解脫的愿望。這首詩給人一種安靜思考的氛圍,引發對內心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黃庚獨特的詩歌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