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虎丘山寺 / 作者:黃庚 |
滄生偷得片時間,古寺尋僧借景看。
樓閣倚云山氣濕,轆轤卷水澗聲寒。
地埋吳劍痕猶在,碑刻唐詩字未漫。
寄榻禪房不知曉,起來松日已三竿。
|
|
游虎丘山寺解釋: 《游虎丘山寺》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游虎丘山寺》中文譯文:
滄生偷得片時間,
古寺尋僧借景看。
樓閣倚云山氣濕,
轆轤卷水澗聲寒。
地埋吳劍痕猶在,
碑刻唐詩字未漫。
寄榻禪房不知曉,
起來松日已三竿。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游覽虎丘山寺的情景。詩人通過偷取寶貴的片刻時間,來到這座古老的寺廟,尋找僧人借景觀賞。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寺廟的建筑和自然風景,展現了一種寧靜和古樸的氛圍。
首先,詩人描述了樓閣倚靠在云霧繚繞的山脈上,表現出山脈的壯麗和氣勢。山氣濕潤,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接著,詩人描述了轆轤卷動水澗的聲音,傳出一種寒冷的氣息。這里通過聲音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幽靜的氛圍。
接下來,詩人提到地面上埋藏著吳劍的痕跡,表達了對歷史的敬仰和傳承的意味。另外,碑刻上還留存著唐代詩人的字跡,顯示了文化的傳承和歷史的積淀。這些歷史的痕跡與現實的寺廟景觀形成了對比,凸顯了歲月的變遷和傳統文化的延續。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在禪房中寄宿,不知不覺中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松樹的倒影表明已經是午后,時間已經過去了三竿(古代時間單位)。這里通過時間的流逝,表達了詩人沉浸在寺廟的寧靜中,忘卻了塵世的喧囂。
整首詩詞以描繪寺廟景色為主,通過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一種寧靜、古樸和超脫塵世的意境。同時,通過歷史的痕跡和文化的傳承,強調了傳統文化的珍貴和傳承的重要性。這首詩詞帶給人們一種靜謐和思考的空間,引發對歷史、文化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