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覽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九 / 作者:楊維楨 |
韓信卜母地,旁置萬人廬。
郭公卜鄰水,長洲偶成墟。
千秋楊子窆,投棄同江魚。
裸發何為者,厭魅開遽條。
孰借神丁火,焚卻青囊書。
|
|
覽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九解釋: 《覽古四十二首其二十九》是元代詩人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覽古四十二首其二十九》
韓信卜母地,旁置萬人廬。
郭公卜鄰水,長洲偶成墟。
千秋楊子窆,投棄同江魚。
裸發何為者,厭魅開遽條。
孰借神丁火,焚卻青囊書。
譯文:
韓信卜算母親的出生地,旁邊是座萬人居住的廬舍。
郭公卜算鄰近的水源,長洲卻意外地變成了聚落。
千秋后,楊子的墳墓,被拋棄如同江中的魚。
光著頭發的人是誰?為何煩擾,急于打開束縛。
誰借來了神丁的火,將青囊書焚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展現了一種對古代英雄與歷史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詩中提到了韓信和郭公,兩位歷史上著名的將領。韓信是漢朝初期的一位杰出的軍事家,他通過卜算來探究母親的出生地,而旁邊卻是座繁華熱鬧的城市,這對比強烈地表達了英雄在歷史長河中的渺小與不容忽視。
接著,詩人提到了楊子,他的墳墓在千秋后被遺忘,就像江中的魚一樣被拋棄。這揭示了歷史的無情和時間的無形摧殘,即使是偉大的人物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遺忘。
詩的末句描述了一個裸發的人,他為何煩擾,急于打開束縛。這個形象可能象征著那些厭倦了俗世之物的人,他們渴望解脫束縛,尋找內心的自由。
最后,詩中提到了神丁的火和青囊書。神丁是道家神仙的一種形象,而青囊書可能指的是神仙所使用的道家秘籍。將青囊書焚毀,可以理解為對傳統思想的質疑與否定,以及對追求自由的渴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借古喻今的手法,表達了對歷史英雄的思考、對歷史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由追求的渴望。詩人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勾勒出歷史的滄桑和個人的內心矛盾,給人以深思與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