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覽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七 / 作者:楊維楨 |
王湛蓄深器,世人不能窺。
大慧實若愚,人遂以為癡。
可憐濟父子,同門不識之。
何況隔千里,而欲求人知。
|
|
覽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七解釋: 《覽古四十二首其二十七》是元代詩人楊維楨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王湛蓄深器,世人不能窺。
大慧實若愚,人遂以為癡。
可憐濟父子,同門不識之。
何況隔千里,而欲求人知。
譯文:
王湛積藏深奧之道,世人難以理解。
偉大的智慧顯得愚笨,人們以為他是癡愚之人。
可憐的濟父子,同門中的人卻不認識他們。
更何況他們隔著千里之遙,還想要被人們了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王湛和濟父子的境遇,表達了作者對于智慧與才能的思考和反思。詩中的王湛被描述為一個深藏不露的人,他所擁有的深邃智慧卻不為世人所理解,反而被誤解為愚昧。這種情況使得濟父子倍感遺憾,他們與同門中的人相處,卻無法被認識和認可。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一個更加深遠的思考,即使隔著千里之遙,他們也希望被人們認識和了解。
這首詩詞反映了楊維楨對于人們對智慧和才能的誤解和誤判的關注。王湛被世人視為癡愚,濟父子則在同門中默默無聞,這種情況令作者感到惋惜和無奈。通過描寫這種境遇,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應當更加寬容和開放地對待智慧和才能的呼吁。
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潔精煉的語言描繪了智慧與誤解之間的矛盾,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應當對待智慧和才能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