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覽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 / 作者:楊維楨 |
會稽嵇叔夜,才氣浩不群。
平生癖于鍛,余好在琴尊。
不如一長嘯,攜琴學蘇門。
可憐廣陵散,奇弄今無聞。
|
|
覽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解釋: 《覽古四十二首其二十》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楊維楨在夜晚觀賞會稽嵇叔的古琴演奏,表達了對嵇叔才華橫溢的贊嘆和對廣陵散曲的懷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會稽嵇叔夜,
才氣浩不群。
平生癖于鍛,
余好在琴尊。
不如一長嘯,
攜琴學蘇門。
可憐廣陵散,
奇弄今無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楊維楨夜晚觀賞會稽嵇叔演奏古琴的情景。嵇叔的才華出眾,令人贊嘆不已。楊維楨平日鐘愛煉鐵,但他更喜歡與琴為伴。他認為自己與嵇叔相比,還有待努力。因此,他希望能夠發出一聲長嘯,帶著琴去學習蘇州名家的琴藝。他對廣陵散這首曲子感到惋惜,因為它的奇妙技巧已經失傳,再也無法聽到了。
賞析:
楊維楨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將觀賞嵇叔演奏古琴的情景娓娓道來。他對嵇叔的才華贊嘆不已,同時也自覺自己在琴藝上還有所欠缺,渴望能夠學習更多。他提到了蘇門,指的是蘇州,當時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中心,琴藝傳承頗豐。通過這樣的對比,楊維楨表達了自己不甘平庸的心境,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
詩中提到的廣陵散是一首古琴曲,被認為是中國古代琴曲中的絕世名曲。然而,楊維楨感嘆道,現在已經無法再聽到這首曲子的奇妙演奏,可能是因為技法已經失傳或者琴藝的傳承中斷。這種對過去文化遺產的懷念和對流失的珍貴藝術的惋惜,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憂傷和離愁。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楊維楨對嵇叔才華的贊嘆和對廣陵散的懷念,表達了詩人對藝術追求的渴望和對失去文化遺產的憂傷之情。同時,詩中也蘊含了一種追求進步,不甘平庸的精神,激勵著人們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熱愛的事物時保持奮發向前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