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君曲 / 作者:楊維楨 |
胡雁向南飛,明妃西嫁幾時歸?胡酥入饌捐漢食,胡風中人裂漢衣。
胡音不通言語譯,分死薄命穹廬域。
君不見越中美人嫁姑蘇,敵國既破還陶朱。
嗟嗟孤冢黃草碧,祗博呼韓雙白璧。
|
|
昭君曲解釋: 《昭君曲》是元代楊維楨的一首詩詞。詩中描寫了昭君遠嫁匈奴后的悲苦遭遇,表達了作者對昭君的同情和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胡雁向南飛,
明妃西嫁幾時歸?
胡酥入饌捐漢食,
胡風中人裂漢衣。
胡音不通言語譯,
分死薄命穹廬域。
君不見越中美人嫁姑蘇,
敵國既破還陶朱。
嗟嗟孤冢黃草碧,
祗博呼韓雙白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昭君的遭遇為主線,通過描寫她遠嫁匈奴后的命運,表達了對她的同情和思念之情。詩中的胡雁象征著昭君,向南飛行的胡雁意味著她遠離家園。明妃西嫁的一句,表達了昭君遠嫁匈奴的無奈和離別的痛苦。胡酥入饌捐漢食、胡風中人裂漢衣,揭示了昭君在異族中的困境和痛苦,她不得不適應匈奴的生活方式,背離自己的文化和身份。
詩中提到的胡音不通言語譯,分死薄命穹廬域,表達了昭君在異國他鄉的孤獨和苦難,她無法用自己的語言與人交流,生活在一個殘酷的環境中,命運薄弱,如同被困在一個狹小的天地中。
詩的最后兩句描述了越中美人嫁給姑蘇(即蘇州)人的情節,以此來對比昭君的遭遇。敵國既破還陶朱,表明越國被攻破后,美人得以回歸故鄉,而昭君卻無法重返漢地。嗟嗟孤冢黃草碧,祗博呼韓雙白璧,通過描繪昭君的孤冢和黃草,表達了作者對她的深深懷念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昭君為主題,以描寫昭君的遭遇和命運為線索,通過對比其他美人的命運,表達了作者對昭君的同情和思念之情。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昭君的深深懷念,以及對她命運的痛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