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哀詩 / 作者:楊維楨 |
貧者欲無壽,富嬰愿期頤。
慘慘里門道,哭聲一何悲。
白頭灑慈淚,紅顏服嫠衰。
借問送車人,共惜紈绔兒。
問齒未逾壯,問家素不貲。
黃金不貸死,華屋中道辭。
南鄰九十老,帶索如榮期。
|
|
七哀詩解釋: 《七哀詩》是元代詩人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現實生活中的貧富懸殊為主題,表達了貧者渴望長壽而富有的嬰兒卻希望早日頤養的心情。詩詞中描繪了貧困家庭的凄涼景象,悲傷的哭聲回蕩在里門中。白頭的父親灑下慈愛的淚水,年輕的妻子卻身著喪服。詩人借問送葬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同情這個失去了富足生活的孩子。詩人繼續詢問孩子的年紀尚未到達壯年,家境也沒有過于貧窮。黃金雖然無法購買生命,但華麗的住宅卻成了離別的道別之地。南鄰已經九十歲高齡,佩戴著喪服如同榮耀一般。
這首詩詞通過對貧富差距的描繪,表現了生活的不公平和人生的無奈。貧困之家的凄涼景象以及父親、妻子的悲傷形象,增強了讀者對貧困人民處境的感同身受。詩人詢問送葬的人和南鄰的情節,進一步凸顯了貧富之間的反差和生活的殘酷現實。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生活的無常和命運的無情,引發人們對社會公平和人性關懷的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對生活境遇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貧富差距的關注,同時也呈現出對人性的思考和對人情冷暖的感慨。在短短幾句話中,楊維楨以樸實的語言傳遞出深刻的情感,引發讀者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對弱勢群體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