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蓮曲二首 / 作者:楊維楨 |
東湖采蓮葉,西湖采蓮花。
一花與一葉,持寄阿侯家。
同生愿同死,死葬清泠洼。
下作鎖子藕,上作雙頭花。
|
|
采蓮曲二首解釋: 《采蓮曲二首》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采蓮的情景,通過對蓮葉和蓮花的對比,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東湖采蓮葉,西湖采蓮花。
一花與一葉,持寄阿侯家。
同生愿同死,死葬清泠洼。
下作鎖子藕,上作雙頭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采蓮為背景,通過對東湖和西湖的描寫,將蓮葉和蓮花作為象征,抒發了作者對家園和親人的眷戀之情。
詩中的“一花與一葉,持寄阿侯家”表達了作者將采集到的蓮花和蓮葉帶給心愛的人的心愿。這里的“阿侯家”可以理解為作者的親人或愛人,他們同生共死,彼此相伴。作者將采蓮之物寄托于阿侯家,寓意著作者對家庭和愛情的珍視和依戀。
接下來的“同生愿同死,死葬清泠洼”表達了作者對阿侯家的承諾,不論生死,都愿意與阿侯家共同度過,甚至愿意將自己埋葬在清泠洼中。這種言辭上的承諾和犧牲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深厚感情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最后兩句“下作鎖子藕,上作雙頭花”則是對蓮的形態進行了描繪。鎖子藕是指蓮的根莖,而雙頭花則指蓮花的特殊形態。這里的描寫不僅在形象上增添了詩歌的藝術性,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蓮的贊美和喻示,暗示了詩中情感的復雜和多樣性。
《采蓮曲二首》通過對采蓮景物的描繪,以及蓮葉、蓮花的象征意義,表達了作者對家園和親人的眷戀之情,以及對家庭和愛情的珍視和承諾。同時,詩中蘊含的對蓮的贊美和喻示,豐富了詩意的層次,增添了詩歌的藝術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