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難日 / 作者:楊維楨 |
來日大難君不知,焦心弊力欲可為?早知大難學安期,煉煮丹石服靈芝。
大藥誤死世所嗤,不如美酒千日可辟饑。
美酒醉飽,一日以為老。
美酒不暢,千歲亦為殤。
|
|
大難日解釋: 《大難日》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來日若有大難,你并不知曉,
焦心勞神,欲為何事?
早知大難將至,我愿效法安期,
煉制丹石,服用靈芝。
眾人誤解大藥之效,嘲笑不已,
與其如此,不如享受美酒千日來驅除饑渴。
美酒醉人心滿意足,一日飽足即可衰老。
美酒不暢,千歲亦變為殤。
詩意和賞析:
《大難日》描繪了作者對遭遇大難時人們的無知和自己的內心焦慮的感受。詩中,作者以自己為例,表達了在困境面前的無奈與痛苦。作者通過對比,提出了一種對待困境的態度,即不如享受美酒,暫時解憂。這種態度既是對世間紛繁瑣事的抗爭,也是對逆境生活的一種放松和妥協。
詩中的"安期"指的是春秋時期的安期百里,他在大難臨頭之際,選擇了自殺來逃避這場災難。作者以"安期"作為借鑒,表示自己若早有預知之能,愿意效仿安期,通過煉制丹石、服用靈芝來尋求長生不老,從而在大難來臨時保全性命。
整首詩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大藥與美酒作為兩種不同的選擇進行對比。大藥象征著辛勤努力、苦難與追求,而美酒則象征著享受、放松和快樂。作者通過對比表達了自己對于人生困境的獨特見解,認為美酒可以給予人們短暫的快樂和滿足,而世間的辛苦努力往往被人們誤解和嘲笑。
整首詩在表達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困境的態度選擇上,具有一定的現實主義色彩。通過對比美酒與大藥,詩人表達了他對逆境與苦難的看法,提倡在人生中適度的享受和放松,以緩解內心的焦慮和痛苦。這種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社會的現實狀況和人們對于困境的應對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