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龜池 / 作者:楊維楨 |
我聞玄緒靈,無逃豫且厄。
毛公贖金錢,放汝黿鼉宅。
何期報復義,背負將軍溺。
至今山中池,洞玄露純白。
我歸放搘床,搘床猶翕息。
|
|
放龜池解釋: 《放龜池》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述一個放生龜池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于生命的關懷和對于善行的贊美。
詩中的“玄緒靈”指的是神秘的靈感或者靈性,作者聽聞了這種靈感,意味著他感受到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力量。他說自己無法逃避遭遇困厄的命運,這暗示著他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了一些困境或者挫折。
接著,詩中提到了毛公,這可能是指一個善良的人物。毛公用金錢贖回了一只龜,放生在池中,給予了龜一種自由。這種行為表現出作者對于善行和慈悲的贊美,他認為這種行為是一種報復和回報,是對善良行為的回應。
然而,詩中也暗示了一種諷刺的意味。在將軍溺水的時候,龜并沒有背負將軍,這可能是在暗示人們的行為并非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有時候善行也可能被忽視或者被誤解。
最后,詩中描述了山中的池塘,水清澈如玉,充滿了神秘的氣息。這里的“洞玄露純白”傳遞出一種純潔和神秘的意象,給人以寧靜和美好的感覺。
整首詩以一個簡單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于善行和生命的思考。通過放生龜池的情節,詩人表達了對于善行和慈悲的贊美,同時也暗示了人們的行為并非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詩中的山中池塘則給人以寧靜和神秘的感覺,讓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一種超越塵世的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