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肅子歌 / 作者:楊維楨 |
留肅子,草衣儒,居無室屋出無驢。
十年落魄走吳下,一日奮迅游天都。
自言袖有黃帝書,淮荒海盜及吳租。
大臣不諱省中休,法官交譏臺上烏。
草衣言事不畏死,請劍欲斬崔司徒。
|
|
留肅子歌解釋: 《留肅子歌》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留肅子,草衣儒,
居無室屋出無驢。
十年落魄走吳下,
一日奮迅游天都。
這首詩詞以留肅子為主題,描述了他的境遇和行動。他身著草衣,是一個儒雅的人,沒有固定的住所,也沒有坐騎。他經歷了十年的顛沛流離,在吳地漂泊,卻能在一天之內奮力前行,到達天都(即京城,指南京)。
這首詩詞表現了留肅子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盡管他生活貧困,沒有物質享受,但他不向命運屈服,不停止前進。他用自己的行動展示了一個儒雅士人的品格和追求。他不畏艱難困苦,不畏生死,敢于說真話,甚至準備拔劍斬殺官員崔司徒。留肅子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追求真理、正義和公平的決心。
這首詩詞通過留肅子的形象,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追求的渴望。留肅子身居草衣,生活貧苦,但他內心充滿了對黃帝的書籍、淮河荒地、海盜以及吳地租稅等事物的了解。他看到了社會的不公和腐敗,對朝廷中的大臣和法官表示不滿。他敢于說真話,不怕犧牲自己的生命。這首詩詞中蘊含著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總的來說,《留肅子歌》展現了留肅子的堅韌不拔、追求真理和正義的精神,同時也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這首詩詞通過具體的形象和情節,揭示了元代社會的黑暗和腐敗,以及個體追求理想的艱辛。詩人通過留肅子這一形象,表達了對于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
|